西方语系 于启明
(内容提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具有丰富的科学内º和现实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本文论述了和谐校园的定义、内º、基本特征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并结合了我校及本部门的情况及高校工会工作的实践,谈了如何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和谐校园的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和谐校园
树立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Ð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¾济社会全面、Ð调、可持续发展,它符合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也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浸润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读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把握其的本质内º、价值体系、基本要求以及文化传承。
在新的发展时期下,高校工会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与时俱进,真正体现时代要求,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会工作才能不断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才能¾得起实践的检验。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无疑是吸引社会各界特别关注的一方热土。因为它不仅是为国家培养未来栋梁的摇篮,而且极具示范全社会的辅射作用。和谐校园能够培养和谐的理念,和谐的理念能够融入构建和谐的社会。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和谐校园的定义和内º
和谐校园是指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校园。
大学校园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整个社会构造的重要细胞之一。建设和谐校园旨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落脚点是实现教育的目的。从社会发展来看,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各方面机制建立完善并运转良好的和谐社会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条件,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和谐校园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理论前提,只有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和谐校园的建设才会顺理成章。大学校园的主体是师生,校园和谐与否,不仅是影响到教书育人的质量,而且会涉及到全社会的和谐。《荀子》中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句话的含义是万物各因其存在的和谐性而得以生生不息。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我们共同所营造的温馨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和谐坚实的保障。
二、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1、大学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的校园。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Ô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民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法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民主与法制始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我校在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校方面的成效已初见端倪,校(院、系)务公开制度已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得到了完善。广大教职员工以学校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治理学校的事务中来,参政议政意识普遍增强,学校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代会、座谈会、恳谈会、听证会和形形色色的信息传播媒介,让我们及时了解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情况。在一些涉及到学校改革与发展以及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方案,都提交教代会审议和通过,从制度上保障了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大学和谐校园应该是公平正义的校园。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追求的基本社会价值取向,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尺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校园也要体现出公平正义,要尊重人的权利,妥善Ð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作为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各级工会组织要明确维权在当前工会工作的突出地位,要主动关心本部门教职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多听取他们对学校和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下情上达,及时向上级和有关职能部门反馈。此外,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使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能犹如春风拂面般地心情舒畅地工作和学习。
3、大学和谐校园应该是诚信友爱的校园。诚信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规范。以诚待人,作为一种交际手段也早已在社会上达成共识。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和睦,需要彼此间的信任和宽容,而这种信任和宽容的获得取决于你与人为善和诚实守信的态度。在高等学府里,温文尔雅的行为举止在不¾意间会影响和感染到你的学生和同事,而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开始做起。“人和万事兴”,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创导的是一种民主、公平、坦诚、礼仪的校园文化氛围。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不和谐的音符,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构筑,能促使学校的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增强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我校工会创建的“十个必访”制度不仅把组织上的温暖送给了需要关爱的教职工,而且在情感上营造了良性Ñ环的温馨氛围。基层工会干部要做有心人和热心人,主动关心和了解本部门教职工的需求,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教职工,使他们无后顾之忧,从而能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去。
4、大学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校园。校园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就是充满活力,而校园活力源自创造。构建充满活力的校园,就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掘各方面的创造活力,在思想观念和体制上打破旧的束缚,放飞我们的思想,挖掘我们的潜能,发挥我们的才干。上外的校园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同时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和各部门、院系组织的各种文化艺术节精彩纷呈、好戏连台。校工会也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文艺体育活动,诸如:校运动会、歌咏比赛、高雅艺术进校园、每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等等,不仅让广大的教职员工有展现个人才华的机会,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得到了身体上的锻炼和艺术上的熏陶和享受。
5、大学和谐校园应该是安定有序的校园。为保障学校教学秩序以及科研、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校园要有一个平安、稳定的工作和学习的环境。但要取得这样的环境,学校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并在硬件和软件下功夫,为师生提供在心理上值得信赖的安全、平和的良好氛围。校园有序是指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基本建设、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有章可Ñ,使学校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运转。要真正做到这些,前提就是要求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规划明确、秩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