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成立后,在校党委的关心下,在校工会的指导下,学院工会以师德教育为切入点, 在优化师德工作内容,活化师德工作形式,强化师德工作效果上下功夫,在广大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以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中心,以“六个一”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树师表、铸师魂为重点,塑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师德建设体系,构筑和谐学院。
通过学习领会《班主任耕耘录》精神,学院鲜明提出,在导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中,发扬“四种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讲求实效的实干精神;强化“四种意识”—— 引领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推动“四三二一”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的骨干队伍和智力支持。
一 关心成长 汇聚力量
管理学院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年轻集体,教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6岁。我们将学院看作一个团队,当我们在这个团队工作时,团队就已经和我们的人生联系在一起了。我们深知,团队造就个人,个人成就团队。在一个成功的团队中,即使你不是一个万人瞩目的英雄,但也是个成功者。
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学院自成立伊始,在工会和院务会中展开充分讨论,认为应当努力为教师们争取更开放的人际空间,更宽松的工作氛围和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学院精心设计“个人成才发展计划”的表格,组织所有教师从自身需求出发,填写发展方向;并在全院范围内深入讨论学院“十一五”规划,鼓励教师将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相结合,将个人成长纳入学院成长的进程中;随后及时启动“中、青年教师成长助跑工程”,从教师需求和学院发展角度出发,在学院内整合资源,为年轻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教授作搭档,帮助年轻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其所专注的领域助其成长;教师们组成科研梯队,打“组合拳”,积极营造和谐的科研组织模式,形成个人与学院齐飞的共赢局面。
在今年我校课程与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筹备工作中,教授委员会按照学院“十一五”发展战略,根据教师的科研、教学方向,对教师申报项目逐个进行“专家会诊”,提出修改意见。最终我院有10个项目通过评审,获得校课程与教材建设项目立项,其中新专业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项;在今年校级科研一般项目立项工作中,学院领导积极带头,教师认真申报,最终获校级规划基金项目3项;此外,我院
二 重视师德 打造精品
一个成功的团队,在于凝聚各种优秀人才;而优秀人才的聚集关键在人心和精神的凝聚。学院工会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对教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用真挚的感情留住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努力营造理解与尊重、支持与合作的和谐氛围,使所有教职员工都能在信任和关爱中,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1.开展“六个一”创建活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之本,在于“师魂”。
学院自本学期起,大力开展师德“六个一”创建活动。“六个一”创建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学、思、建、察、考、评”六个相互衔接的基本环节,即:每学年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师德建设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一次师德建设自我总结及交流活动,以求对加强师德建设有更深入的体会与思考;推出一批师德建设特色活动;设立一批师德建设岗;在学生中开展一次针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民主测评活动;评选表彰一批院级师德标兵或优秀教研组。学院将师德建设寓于日常工作,引起全院教师热烈反响。
新学期一开始,每位导师就收到一本崭新的《导师工作手册》。学院根据导师实际工作需要,贴心的为每位导师度身定做了《导师工作手册》。每本手册里贴有导师所带班级最新的学生名单、联系方式……手册虽小,却于细微处体现了学院对导师工作的重视与期盼,对导师的关爱。
学院还推出一批师德建设特色活动,活化师德工作形式。为提供沟通平台,鼓励教师们经常交流,每月第一个周一,学院工会同志负责牵头,在松江举行全体任课教师的教研午餐会。大家一边品尝着热腾腾的午饭,一边面对面地提出问题,及时交流,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张曙光副校长曾亲临我们的午餐会,给予高度评价。
此外,教师学生党支部“双轮驱动”共建活动作为一种积极尝试,将师德建设与支部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我院4名党员导师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加入学生党支部,其中学院的一位工会委员还成为学生们的党支部书记,强化导师工作。导师们在接触中发现学生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除此之外,学院还在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之间开展“结对子”活动,积极帮助经济、学习双困生,由党员教师跟踪双困生的发展,关心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2. 坚持精品教学 倡导创新实践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实务型管理人才为宗旨,采取复合型教学模式,突出“国际化”和“创新性”的教学特色。
学院积极营造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与管理相互渗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质量建设为核心的内部环境。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在教学输入、教学过程、教学输出等环节,同时注意多角度、多渠道、多层面的质量监控,形成一个学院——系部——教研组三级管理的立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学院总评、系部考评、同行互评的听课机制,随时进课堂,及时反馈,进行有效的行程性评估。
学院英语教学部在低、高年级教学组中进行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四统一”,运用团队集体智慧产生较为圆满的教学设计。“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备课人;“四统一”即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重点,统一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既要取人所长,又体现个人特点。学院设立专业四级、八级项目组,分工负责,并在扎实英语基本功上进行针对性训练。一年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进行专门的纠音练习、阅读英文原版小说并写读书报告、举行背诵比赛、演讲比赛;二年级专门开展词汇学习竞赛、写作比赛等,强化应试能力,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学会学习”的素质;除此之外,低年级的英语教学还采用每单元对学生进行小测验的做法,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实时监控;高年级教学针对专业八级早作准备,分项目将专项训练寓于日常教学中,将知识和能力条理化、系统化。各年级还在期中考试后,进行详细的试卷分析讲评,召开专门的学生座谈会,把握学生阶段性知识掌握情况。
学院还狠抓教学质量管理,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试、教学档案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