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职工业余文体活动普及化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07-06-04浏览次数:330


张剑青

 

【摘要】:近代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身为教学育人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们,他们的教学教育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身心疲惫,夺去了健康,甚至夺去了生命。在教职工中普及文体活动,给经过繁重的脑力劳动后教师,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消除疲劳,缓解教职工精神压力,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有利于加强校际交流与沟通,激发广大教职工集体主义情感,增进教职工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普及学校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校和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教职工 文体活动普及化

 

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是高校加速现代化建设,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智力、体力投资,文体活动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科研成果和物质财富但是通过文体活动能增强教职工的体质,锻炼意志,从而在教学科研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教职工业余文体活动的普及化是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和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集中体现,应该将其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只有一支健康强健的教职工队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储备高水平的教育研究资源和人才资源,把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工会作为组织严密、阵地健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具有活力和感召力的先进群体,是学校党政部门与广大师生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织机构。高校工会要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为载体,充分发挥这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拓宽工会的工作天地,使工会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工会只有在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下,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工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新形势下,创新性地开展文体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渠道。高校是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人文荟萃、多才多艺、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在这样特定的环境和群体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文体活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广大教职工创建温馨和谐的工作、学习、健身和文化娱乐环境,利于教职工情绪调节,缓和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矛盾,增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凝聚力建设。因此,高校工会应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作为文体活动的主要方针。

 

. 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1.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出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文体活动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传播方式和载体,文体活动的开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创建过程,在高校教职工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因为高校是精神文明的示范阵地,创建文明社会更应该首先加强高校校园的文明创建。高校工会可以通过长期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将“八荣八耻”等教育巧妙穿插其中,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加强对广大教职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更高层次地规范教职员工的行为习惯,更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高校校园的整体文明程度。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整体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显然可以优化校园和谐氛围。

2.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凝聚人心,促进团结,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及院系单位之间的关系和谐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核心工作。文体活动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以此为媒介把教职工个体及院系单位联系起来,形成具有共同爱好的活动群体,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式,丰富大家业余生活,提升大家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广大教职工加强交流,增强团结,加深友谊,并在活动中树立更加牢固的集体观念,从而提高院系单位乃至整个校园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

3.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让教职工在健康文明的活动中强身健体,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疲劳和压力;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艺术品位,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质,使广大教职工以健康的的身心素质,更好地投入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工作中去。通过参加文体活动,还可以很好地展现教职工的个人风采,增强教职工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同时有助于培养教职工投资健康、投资修养,更加现实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 构建和谐校园,创新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文体活动不是有的人理解中的简单的蹦蹦跳跳、唱唱闹闹,要看到文体活动对于活跃教职工文化、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和谐校园构建中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是保护和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工会活力、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载体。因此高校工会要充分认识开展文体活动的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要用大量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体活动作为联系教职工、宣传教职工、发动教职工、服务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要积极引导和组织教职工积极开展和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占领广大教职工的空余时间,不断充实其文化精神生活,强健体魄。同时,高校工会要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提高工作水平,建设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工会工作队伍。要把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为干部的学习进步创造条件。工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深入基层单位、深入教职员工,搞好调查研究,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及其它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本领。

2. 要有效拓宽文体活动的参与面和持续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就是要调动广大教职工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唤发教职工自觉娱乐、自觉健身意识,因此教职工的参与率是检验文体活动开展效果的一把尺子。教职工参与是高校工会做好教职工文体活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工会开展的文体活动要注意参与面,从实际出发,从教职工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对那些参与面大、量广的活动项目要适度组织;对参与面小的活动项目不可过多、过滥,更不宜占用工作时间。要使文体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其中,一定要注重文体活动开展的持续性,要督促文体活动群体利用好业余时间,有规律地、经常性地开展活动。这就要求工会把立足点放在教职对文体活动的需求上,下工夫去调查、了解,准确把握教职工的需求脉搏。可以通过建立教职工文体活动俱乐部、教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等方法改进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不仅使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也要保证活动的持续性。

3. 与时俱进,创新性地开展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要吸引教职工参加,就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这就需要在原有文体特色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改进工作方法,务求工作成效。可以通过新的文体活动,扩大文体队伍数量,丰富文体活动形式,使文体队伍和文体活动不断创新,更具特色,形成品牌。要努力发掘校园优秀文化内涵,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找准文体活动开展和构建和谐校园的结合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创新文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和谐校园要求、广大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新载体、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