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训 上外魂
新闻传播学院 杨 敏
“校训”,学校的“魂”,从“文明、团结、求实、奋进”到“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新校训,上外学子努力的方向;新校训,全校师生的心声;新校训,上外办学理念的发展!
格——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高风亮节,高尚的品格被比作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她是屈Ô眼中空谷幽兰般的一株香草,她是五柳先生仰视的一缕浮云,她是隐士呵护的香梅、静兰、翠竹、µ菊¡¡
一个有博大心胸和高尚品格的人,才能做到做人做事无愧于心,才能放眼“天下兴亡”,为人格当先,做事公为大,做学问前先做人,这是每个中国人应该牢记的千古训言。
志——每个人都想让生命发光发热,不愿碌碌无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才能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
学——正如一首诗所云:“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学贯中外,中西兼备,这是我们每个上外人追求学问的至高境界。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简简单单八个字,精辟地概括了从做人到治学,从立人到立业中所应该具有的素质与品格,字字铿锵,含义隽永,因此,每位上外学子都应该以校训为灯塔,为旗帜,指引我们正确地前进,让青春无悔,让青春飞扬。
以高尚的品格为帆,Ó风招展,映衬得如此气宇轩昂;
以远大的理想为向导,瞄准目标,探求新知,不会迷失方向;
以踏实的干劲为动力,步步为营,相信自己,梦想就在前方;
青春梦之舰就要起航,激情澎湃,豪情万丈!
内外兼修 横亘中外
法学院 蒋 灏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新校训的点滴体会。
儒家¾典《礼记》曾说:“君子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指的是做人做事一定具有品格。上外作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的外语类院校,注重高尚人格的培养,高尚人格所产生的力量是无穷的。高尚的人不以名利而大喜大悲,不因物欲而不择手段。只有人格完善,一个人才能在实现自我抱负的发展过过程中牢牢把握方向,才能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新时代青年人同样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面对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我们理应心存鸿鹄之志,不怕路远,就怕志短。非人格高尚无以致高,非格物无以致知,为人,当求真;为师,当求正,为学,当求实。我们想培养这样的品格,总让人仰望,高山仰止,想培养这样的志向,总让人感动,催人上进。
如果说“格高志远”更多地侧重为人之道,“学贯中外”则更注重治学之理。辞海中说,“贯者,通也”。这不仅指一个范围,更是指明一种程度。学贯中外深刻地体现着我校为实现高水平、多科性、国际化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融合进一步加深,上外放眼全球,纵观世界,提出了“学贯中外”的为学理念。作为法学院一名普通的辅导员,当我看到传播人文精神的思索讲坛场场爆满时,当我听到清晨悦耳的外文朗读声,当我听闻他们致力于社会公益和各类志愿服务时,当我知晓他们能够作为一个沟通国际交流的桥梁,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新面貌之时,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是什么力量?这是“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力量。
上外新校训能使全校每一个师生时刻感受其潜移默化的心理脉冲和情感熏陶,并将其内化为衡量自己行为的价值尺度和精神坐标,直至最终依据它来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上外新校训是对穿越两个世纪、长达58年的上外校园文化积淀的提炼,上外新校训具有巨大的号召力、鼓动力,它犹如一个号角,不断地感染和鞭策着我们。
“格高致远,学贯中外”是对我校新时代新风貌的深刻描述。上外的精神始终如一,上外的思想是与时俱进。上外人凭借自身的语言特色,,为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添砖加瓦。我们坚信,在这样校训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上外人必将“一生常志、格高致远;一朝求学、学贯中外”。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一致努力下,上外的明天更辉煌!
以德为先 共建和谐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王俏俏
在校党委的关心指导下,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传承“格高至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秉承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宗旨,以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中心,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树师表、铸师魂,优化师德工作内容,活化师德工作形式,强化师德工作效果,不断凝炼和谐发展的师德文化。
以师生间真挚情感作为基奠的凝聚力,在整个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闪闪发光,就像缕缕明媚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位管院师生的心田。
上学期,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陈传兴教授突发胃穿孔,学院领导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Ð助办理手术住院手续,并一直等候到凌晨手术结束,为教授送来第一声问候。而陈教授心系课堂,术后休息不到两周,就坚持去松½上课。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郑晓薇老师意外发生腿部骨折,但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短短不到三周休息,就忍着疼痛,坚持拄着双拐为同学们上课补课,不能上楼,在教室一呆就是一整天。各年级辅导员老师们与同学们在松½“同吃同住同学习”,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无论是炎暑还是寒冬,随时,随地,只要同学们有问题,她们都细心地排忧解难。
学院还推出师德建设“六个一”特色活动,扩大沟通交流平台,例如举办了“今天怎样做老师”专题学习会,师德¾验分享会,班歌大赛,师生同台。每月第一个周一,在松½举行的全体任课教师教研午餐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