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高校工会在加强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独特的桥梁纽带、发挥教职工民主参与、凝聚力工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对于实现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在构建和谐校园中,高校工会应该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工会;高校工会;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这反映了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该决定也对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即工会工作的重点之一:构建和谐校园。
一、 工会工作的职责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组织,是劳动者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工会要动员和组织职工群众积极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努力完成本单位的各项工作任务,教育职工群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高校工会应该能够在和谐校园构建、教职工权益维护、教职工民主权利保障、教职工素质提高、和谐校园文化营造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 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和谐校园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的和谐。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它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健康互动的师生关系,使教者顺心,学者用心,相处者开心,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对老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也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与建设“和谐社会”相比,建设和谐校园的突出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群体们眼下的校园生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更能够有长时间的引导性,因为现在的学生群体正是将来的社会主体。也就是说,和谐校园的建设虽然针对的只是相对单纯与封闭的校园环境,作用于影响力却将不断扩大。当现在的学子们走上社会,他们在校园中所受到的教育与影响将直接影响到那时和谐社会的建设。
首先,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人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从小受到的直接教育与其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共同形成。因此,校园为学生们提供的不应仅仅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应是一个培养健全的人格的大课堂。在一个师生关系融洽平等,老师之间关系友善,同学之间坦诚友好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们不仅能够专心学习,也会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更加良好的品质。在这里,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如何和身边的同龄人交往入手,从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入手,学会怎样交际、怎样建设自身身边的小环境。就是在这些最基本的学习与实践中,学生们可以不断深入把握“和谐”的含义,为健康的人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的学生,也自然会将在校园里体会到的和谐精神带入社会。除了校园生活,学生们还是有许多时间会在家庭、社区或其它场所度过。接受过和谐教育、体会过和谐校园的学生们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带到每一个角落,并能通过实际行动扩大“和谐”在整个社会中的影响。比如学生们在校园中看到的尊师重教,将会影响到他们回到家庭中能否做到尊敬长辈,在校园中实践的人际交往,将会影响到他们回到社区能否正确处理邻里关系,等等。而“和谐社会”正是将这一个一个细小环节相连的有机整体。
同时,学生们将是今后社会的主体,能否给现在的学生群体以和谐的校园环境,将影响到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对于整个社会的建设。几十年之后,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学生将会是社会的主导力量,他们将左右着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与民族精神。因此,从小为他们提供“和谐”环境,正确引导他们对“和谐”的理解,其实是在为国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有和谐、愉快的校园生活的年青人,会对和谐社会有更直观、更明确的认识,也会更加有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因此,建设和谐校园环境不仅仅有助于学生们健康的校园生活与才智发展,更将影响当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甚至可以影响到几十年之后国家社会氛围的走向。建设和谐校园,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工会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当前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高校工会只有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依靠高校行政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工会工作的特点,提升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树立起服务型、维护型、学习型工会的形象。
1. 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是把“杂多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2. 工会构建和谐校园的优势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工会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团体的两大优势:一是工会的政治优势:工会由各级党政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二是工会的组织优势:工会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员工之中的基层组织网路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