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中的作用
英语学院 侯艳萍
和谐就是事物发展变化合乎逻¼或规律。
在当代这样一个倡导和谐社会的氛围中,女性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
外语类院校的特征决定了我们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女性教工和女性学生占主体的学校。在这里,女性,作为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在繁荣校园,振兴学科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上外,有学术精湛、实力雄厚的学术女强人;有领导能力出色,管理本领超群的精英女领导;有体贴入微,善解人意的工会女干部,更多的是亮丽动人,温婉贤淑的女教师,女员工。她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学校的繁荣和昌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在各自的家庭当中,她们又都很好地担当起了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职责,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增砖添瓦。古人云:和顺,齐家之本”,“夫妇和合,人伦之始;男女位正,家正之始;家道各正,国正之始”。家庭的和谐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小家不正,大家难正。
家对于女性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女性的和谐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家庭的幸福。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那么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家庭。如果说女人是一个家庭的核心,那么一个和谐的家庭自然离不开一个和谐的女人。这里,我们姑且不必说女人撑起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之类的豪言壮语,也不必说“女人带给世界浪漫与温馨”的媚俗之词,单单就女人创造和延续了人类生命就足以让所有人肃然起敬,女人维系着生命,维系着家庭,维系着社会。所以,没有和谐女人,就没有和谐的家庭;没有和谐家庭,哪来的和谐社会?
而对于和谐的家庭新伦理,身为一名女性,我觉得幸福的家庭要公平、公正、自由、人道。 公平是指家庭成员的互助互利,互酬互惠,以前人们总是认为女性就得为家庭付出,不能有个人利益的追求,可这样对女性并不公平,只有在家庭中享有同等的地位,才可能愿意把婚姻进行到底。公正是指家庭需要等利交换,一些女性认为,自己就得嫁个有钱、有房、有车、有权的,什么都不干,这是对男性的不公正态度,在家庭中,付出多少义务,就得到多少权利,这就是和谐。自由、人道,则是指夫妻双方都享有婚姻的自由,不是相互抱着占有之心。要以人为本,给对方更多的生活空间,这样的家庭才更和谐温暖。在进一步说,女性的幸福不仅来自周围人的给予,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创造与感知,女性对于和谐的把握,对于幸福的感知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女性幸福了才会给家庭、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幸福。另外,给女性的发展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支持,让她们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给她们一个更和谐的生活空间。
有道是:妻贤家安宁,家和万事兴。我说是,女性职工半边天,工作家庭两不误。琴瑟和鸣两相悦,上外盛开和谐花。
有感于“女性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英语学院 刘思远
英语学院女教工人数占学院总教工人数一半以上,广大女教工在英语学院创建和谐学院和建设和谐家庭中用作重大。
一、英语学院女教工们勤奋学习,出色完成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
英语学院女教工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努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在李观仪等老一辈女教师高尚师德的引领下,在现任管理层的关心和鼓励下,英语学院女教工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屡屡取得可喜成果。在课堂上她们是谆谆教诲的好老师,在课余时她们不放松学习,不断完善自己。50%的女教工已¾获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其中相当一部分已¾成为我院的科研骨干。她们以女性独有的耐心与包容,吸纳前辈的¾验开创自己事业的新天地。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女教工们发挥群体作用,相互鼓励分担工作。当有些女教工因为个人和家庭Ô因在某个阶段只能担任有限的工作时,其他女教工都自告奋勇分摊她的工作,并在生活上给与充分的关照。学院内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互帮互助的温馨,增强了每一位教工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大家以集体荣誉为重,工作分外努力。每一届学院管理层都有女教工,她们充分发挥女性的特点,用“柔性”管理安排好学院各项事务。前任总支书记张燕燕老师、前任工会主席徐文文老师和这届总支副书记兼工会主席韩殿秀老师用母爱般的包容和大度推进学院的各项工作,创造了一个温暖充满爱心的集体氛围。
二、英语学院女教工们事业家庭双肩挑,“多重角色”互动,奏响家庭和谐曲。
英语学院女教工在出色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都建设起自己温暖充满爱的和谐家庭。由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我院女教工普遍结婚年龄近三十,在而立之年成家,她们更加懂得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她们合理安排时间,平衡着家庭与事业。当我们的女教工在学业和事业上连年取得成果的同时,她们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幸福。今年我院有五位女教工在春夏之交平安生产,为她们的家庭增添了可爱的小宝宝。还有不少女教工,紧跟时代脉搏,用科学的方法抚养和教育子女,帮助下一代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将¾济迅速发展观念急速变化下对家庭生活和孩子成长的各种不良影响拒之门外。她们用智慧和传统美德奏响家庭的和谐曲,而家庭这温暖欢乐的港湾则是她们学习与工作的坚强后盾。
英语学院的女教工把握着时代发展的机遇,她们继承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创事业。在实现梦想的同时,她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当和谐社会已从人们期盼中提升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纲领、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时,她们用智慧和爱谱写着自己华彩的篇章。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
保障法〉办法》学习体会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朱 萍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各项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其立法宗旨是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学习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就是依法保护广大妇女在参政议政、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管理、社会就业、婚姻家庭、人身权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使她们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全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十几年来,是我国妇女权益保障领域最全面的法律,它规范了妇女最根本的权益,从法律上保障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发展。但随着时代发展,它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步伐和妇女权益保护的需求不相适应。2005年12月,全国妇保法修改。《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作为地方性法规,也进行了相应的细化和修改,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新推出的上海市实施办法有几大亮点:
一、强调男女平等,突出妇女权益保护重点。它包括妇女应享有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等等。从多方面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各级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