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工会 危 靓
前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要在社会各个方面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工作的对象乃是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执政党力量的源泉;工会组织本身,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支柱。
一、只有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有所作为,基层工会的地位才能不断提高。
党对工会的领导,是政治路线、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方针政策和组织上的领导。工会工作的能力,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工会的各项职能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密切相关,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基层工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首先必须要有党的意识,有党员意识。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基层工会组织中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把广大教职员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所以说只有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有所作为,基层工会的地位才能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校的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者,都能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提高了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把努力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推动着学校全面和谐地发展。党、政、工会又十分重视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养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内涵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底蕴深厚、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几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工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开展大量有声有色的工作,如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自觉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建立健全向党委的汇报制度、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和二级工会的联系制度,提高中青年教师福利待遇及给困难职工送温暖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工会引导全体教职工认识到政策制度不仅是用来规范师德教风的,更是用来鼓励教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好的政策制度不仅是度量教职工工作的一把尺子,更是引领教职工向着目标奋进的旗帜,也是人性化温馨管理的具体体现。每逢教职工新入校时工会都会及时开展包括师德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和谈心活动,使大家能及时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各级工会还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凡是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都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经过几上几下的讨论,逐步完善,在教职工大会上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投票表决,为学校党委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通过以上工作,大大增强了每位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为全面实施学校“四、三、二、一”发展战略提供了人材保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会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有所作为,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桥梁”,“纽带”,工会在学校地位日益增强。
二、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关系。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工会工作始终与党的事业和工作大局紧密相联。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作用,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校教育规摸不断扩大,教育现代化已结出丰硕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学校工会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不断开创着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去年我校校工会和各部门工会换届选举后,产生了新的工会领导班子,大批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同志被充实到各级工会组织中去,这是我校党委加强工会领导工作的重要举措。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是宪法、党章、工会法和工会章程明确规定的,作为工会干部必须认识到位,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委保持一致,坚决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牢牢把握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防止出现脱离党委正确领导的倾向。
怎样独立自主开展工会工作呢?基层工会需要按照“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要求,要从群众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落实好,把教职工群众团结好。基层工会一定要密切联系教职工,凡事要想着教职工,工作依靠教职工,一切为了教职工,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反映教职工的意愿,满腔热忱地为教职工做好事、干实事、解难事,使基层工会真正成为教职工信赖的自己的组织。
在教育系统,党、政领导支持工会与工会自主工作完全是相辅相成,相得盖彰的两个方面。学校党委和行政要领导工会工作,学校工会又必须自觉接受党委和行政的领导;学校行政要支持工会开展工作,并且更注重在工会活动经费上给予投入,学校工会只有在得到行政给予的足够经费投入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各项丰富多采的工会活动。更何况,不论是党、政领导,还是普通一员人人都是工会会员,都有参与工会活动的权利。基层工会工作应从文体活动型、生活福利型向维权型、学习型转变,教育系统工会转变成学习型工会显得更加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基层工会更好地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用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本”、“师本”、“校本”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教育和引领广大教职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教职工的特殊作用。
三、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方面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工人阶级则是我们党最坚定、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求我们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如何处理好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的关系,是做好工会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我们党执政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维护和发展包括教职工群众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有时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工会妥善协调好这些关系。在工作实践中,决不能把对党负责与对职工群众负责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不能把对党负责当成口号,不顾职工群众利益;也不能不顾具体情况和条件,吊高职工的胃口,以免由于不切实际而挫伤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给学校工作造成被动。
我认为教育工会工作的重心应是切实抓好基层工会代表大会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促进基层工代会和教代会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长期化,深化民主管理,畅通民主渠道,真正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良性民主机制,能更深入更全面地提升广大教职工主人翁意识,从而调动和鼓励全体教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工作中去的积极性。
我们学校实行着校务公开,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