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训新气象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07-06-26浏览次数:182


 

俄语系 高少萍

 

校训是学校办学的原则、目标,是校园文化的接续与传承;校训是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师生们不断完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训的“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她不仅凝聚着全校师生智慧,同时精准地传达出上外办学理念。“格高志远学贯中外”体现出新时代外语特色院校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她必将引领着上外人以踏实的脚步和坚定的信念走向光明的未来。

新的校训在上外已经人人熟念于心,俄语系的师生们不仅时刻牢记新校训,而且已经把新校训作为行动纲领。俄语系是全国和上海市的重点学科,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而重大的外事活动更是应接不暇。此外,上外俄语系还要承担每年一次的南方地区俄语大奖赛以及国际性研讨会,尽管十分繁忙,俄语系一直不忘狠抓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新校训确定之前,俄语系系主任郑体武教授经常对本系年轻的教师说:“掌握中英俄,学好文史哲”。每一次的新生见面会上他也是以这样的“嘱托”开始自己的讲话。仔细琢磨,教授的讲话与新校训又异曲同工之妙,他之所以这样推心置腹地告诫年轻教师与学生,正是希望大家真正做到“格高志远学贯中外”。郑体武教授不仅仅是口头上这样慷慨激昂,而且他的确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精心准备了俄罗斯与世界文化讲座。系主任身体力行,以自作则,自觉实践“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上外精神为俄语系师生树立了榜样。每当他满腔激情地走进俄语系本科一年级的课堂,他不仅仅是在传播知识,而且激励着青年学子奋发图强,也给予我们这些上基础课程的老师以莫大的鼓舞。在班导师接待日有学生悄悄地告诉我,每次老师的文化课后学生们回到寝室里还争论不休,更有女生开始长时间泡图书馆,这在外语院校不能不说是一个好兆头。除了多读书,俄语系还非常支持学生的课外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副系主任章自立老师坚持从有限的活动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为学生请来俄罗斯的艺术家,为学生排练合唱和舞蹈,为了节省外籍客人来往交通费,老师经常顾不上吃饭喝水一下课就亲自开车接送俄罗斯艺术往返市区和松江。如今,俄语系的“喀秋莎”合唱团每次都能校内或重大外事活动中博取最响亮的掌声!

在上外,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曹德明校长走进“思索讲坛”,他在上外学生演奏的中国乐曲中开始了法国文化漫谈的讲座……在思索讲坛上,学者们带给学子们一道道文化“大餐”,在思想的碰撞中真正履行着“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办学理念。这样的讲坛必将推动着年轻的学子们勇于探索,不断奋进。

在新校训的指导下,上外所有的专业的教学改革都围绕着校党委提出的“着力打造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复合型专业和国际化办学三个核心竞争力,就要把以知识创新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作为办学目标”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校党委这一提法正是新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具体操作规划。新校训除了在教学改革方面具有绝对的指向作用外,新校训还切实体现出学科建设中始终贯彻“发展优势、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思路的精神。

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进行学术研究。“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是我们每一个上外人的行为准则和前进的目标。“格高志远”是告诫每一个上外人要有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意志与信念。“学贯中外”彰显上外独特的办学理念,是上外校园主流文化的精华所在。只有学贯中西,文理兼顾才是大学所应该具备的风貌,只有做到“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才可能走出一条具有上外特色和个性的阳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