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心里,“老师”是个神圣的字眼。作为“授业解惑”之人,她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学生的“智者”。
我们班的导师张新彬就符合我们心目中老师的所有标准。与其说她是我们可敬的老师,不如说她是我们可爱的“朋友”。
鼓励——指引我们前进的灯
我们英语学院05级6班的16名同学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各个地方。带着对英语的一无所知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学校,这种感觉,只有无助。在黯然神伤的时候,我们就用她的话鼓励自己。“每件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你们来上外的目的就是学习不懂的知识,就是要经历由不懂英语到熟练掌握这样一个过程。没有一个人出生就知道一件事情。”这些话,一直都是我们前进的路上最亮的指路灯。在这近两年里,因为她,我们对英语由惧怕到喜爱。我们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认真对待每一次提高英语水平的机会。今天,当再次回首曾经走过的路,所有人都看到了可喜的进步。这些
关爱——异乡生活的温暖
她常常说,我们现在是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在异乡,远离家人,我们早已把她看作自己的姐姐。每当遇到困难,无论是关于学习还是生活,总可以感受到她的关爱。所有的心里话,我们总愿意向她倾诉。
想起刚到大学,我们曾无数次被英语学习的困难与枯燥吓倒。有些同学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世界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但前提是要相信自己,要有个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会陪着你们,看到你们成功。”这些我们想也没想过会听到的话,当时是怎样拨动了每个人的心弦,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这两年时间可以和她一起走过,真的是一种幸福。
尊重——相互信任的桥梁
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我们在很多方面跟汉族同学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刚来的时候我们觉得很不习惯,想家的情绪渐渐在同学们中蔓延。是她体贴地把我们带到民族餐馆大吃了一顿,让我们感受到了回到家乡般的温暖。
莎士比亚戏剧节,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压力的巨大。没有人敢操一口并不流利的英语上台面向观众。她告诉我们没有人会看不起我们,因为大家都很优秀。挑剧本,改台词,排练……所有的酸甜苦辣有她的陪伴,我们从未觉得辛苦。演出那天,看到台下作评委的
不想用什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我们对张老师的感情,只有无尽的爱,和我们六班同学永远的感激。谢谢您,张老师,我们可爱的“朋友”。
英语学院05级6班200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