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训、新起点、实现新目标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08-12-19浏览次数:161


教育技术中心 潘飞增

    

校训,作为学校育人的一种方式、手段和追求的目标。据《辞海》的解释,“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代师生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

校训,既是能用来激励和劝勉师生奋斗标目,也为树立优良校风、培养良好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校训是一种无形力量,对于造就和培养人才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校训是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体现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灵魂。

校训,反映了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是为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目标的指导纲领,凝结了其办学宗旨、特色和任务。

上外历时近两年时间的充分酝酿,在07年1月经“双代会”投票产生“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正式成为学校新校训。吴书记讲:上外校训是上外办学理念的标志性用语,是上外人文传统,治学精神和办学风格的理性提炼,也是上外展示给社会和历史的一张名片。

新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从高度和广度上为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指明了师生努力的方向,促使师生形成昂扬向上的观念,凝聚了师生的向心力。“格高志远”无论是做人、做事和做学问,都应该是有一个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学贯中外”是立足于本体文化为主题,研究和吸纳外来文化目标。上外是一所多语种、复合型专业的外国语大学,培养和造就既懂外国语与外国文化,又通本国文化,推进中外交流,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作为上外的一名员工,应该时刻铭记新校训,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学校教育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四三二一”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脚踏实地、积极努力的工作,为学校实现新的目标贡献自己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