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校训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07-06-27浏览次数:145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上外的新校训,短小而精悍。在这简短的八个字中,满载着学校对我们每一位上外学子的要求与期望。作为一名自豪的上外学子,学习校训责无旁贷,并且我们应该将其各层涵义落实到我们今后学习生活中的每一天,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上外学子。

所谓“格高”,即指“品格高尚”。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炎黄子孙?这是一个从古至今人们不断讨论的话题。人是社会的人,这句话含蓄地提出了,做一个合格的人,就必须尽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尽社会责任是每个人的根本义务。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他就不可能做到奋发图强,他将不愿意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即使他拥有很高的学识,有很强的能力,他也只是一个脱离群体,脱离社会,对国家的发展不起任何作用的人。因此,他的学识和能力只是一副没有实体的轮廓,终究将化作无用的泡影。相反,一个对社会尽责的人即使没有足够的学识,他依然能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尽管没有华丽的外表,可是高尚的品格依然能使他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便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将成为令我们拥有高尚品格的必要条件。

“志远”,顾名思义就是“志向远大”的意思。志向对于一个人的学业和事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一则寓言,有一对同时出生的鹰和鸡,雏鹰欲展翅于蓝天,拼命练习飞翔;小鸡只想填饱肚子,仅仅在园子里寻找食物。最后鹰如愿在空中翱翔,鸡却飞不过鸡圈的矮墙。鹰与鸡都属禽类,在它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展翅飞翔的基因,可是为什么鹰可以在广阔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而鸡却只能在鸡圈中来回走动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雏鹰将展翅飞翔看作自己的目标和志向,并以此作为自己今后努力的动力和方向,不断使自己走向成功。虽然这只是一则拟人化的寓言,但是这足以说明远大理想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怀着远大理想的人,每时每刻都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而且在他们达到目标之前,他们的努力是不会终止的。因此,他们会在奋斗的过程中拥有比其他人更加坚定的信念,带着更多的执着,最后大步迈向自己时刻向往的目标,如雄鹰飞向天空一般踏入社会,展示自己历经风雨、波折,用无限艰辛换来的雄姿与风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提到,人不可以在自己临死的时候,因为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而悔恨。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怀有远大的理想,我们的一生就不可能碌碌无为,我们的生命将犹如夜空中的繁星一般,晶莹而璀璨,即使只是社会中平凡的一员,却足以为社会、为国家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学贯中外”,就是要令自己的学识在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做到融会贯通,把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各自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并且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至今仍是中国发展的总方针。那么,我们“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政府的盲目自大使中国从繁荣走向衰败,“闭关锁国”时期,欧洲经历了工业革命,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清政府排斥外国文化,使中国面临崩溃。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并且和中国文化中先进的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国文化在不断的改革与更新中不断完善,最后为我们所用。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发展起来。因此,作为上外的学生,做到“学贯中外”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为中国的发展多尽一份心力。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绝对不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将其字字落实到我们今后生活中的每一天,带着远大的志向,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中外文化。让我们如雄鹰般飞得更高,望得更远,带着学校的要求和期望,使自己心中热爱着的祖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06级商务日语 庄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