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演讲征文系列——美丽的上外松江校区(2009/12/3)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10-05-21浏览次数:319


美丽的上外松江校区

西方语系 曹羽菲

清晨,漫步于美丽的上外松江校区,呼吸着市郊新鲜的空气,倾听着小鸟的呢喃细语。眼前,嫩绿的草坪、姹紫的鲜花、还有一幢幢充满异域风情的教学楼……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亲切;它们曾陪伴我朗朗晨读;它们曾与我一起欢笑、一起梦想。在这里,我见证了松江校区八年来的发展和成长;在这里,美丽的松江校区也见证了我,一名大一新生到大学教师的转变。

我是松江校区第一届本科学生,记得2001年刚入校时,校园还没有完全建设好,只有二教楼和食堂两栋楼房,我们笑称自己是松江校区的“拓荒者”。在学校领导老师悉心周密的安排下,我们这群“拓荒者”并没有感到远离城市的孤独,相反,那时的生活特别充实并且充满乐趣。一进大学,第一件事就是要学骑自行车,因为当时上外自己的宿舍楼还没建造好,我们暂时住在立信高专的学生宿舍,离教学区很远。当时,整个松江大学城好像自行车培训学校,一路上都是在学骑车的学生,尽管学车过程中大小事故不断,但校园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我们大一新生也在相互帮助的氛围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军训也在我们学车的过程中拉开了序幕,记得休息时教官会叫我们去树荫底下坐一会儿,每到这时我们就会相视一笑:亲爱的教官,哪儿有树荫呢?放眼望去,只有点点新绿的小树苗,我们的校园还很年轻。军训之余是我们练习大舌音的美好时光,很多语种专业的学生都要过这一关,当我们在宿舍阳台上卷着舌头拼命练习的时候,四周农田里的蛙群也立即附和与我们一起对话。顿时,阵阵蛙声和南强北调的大舌音此起彼伏,组成上外松江校区特有的协奏交响曲。

当时,学校的食堂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它身兼数职:除了提供一日三餐,它还是小卖部、图书馆、自修室、阅览室、电影放映厅,被我们称为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汇集的大本营。一楼用过餐之后我们会去二楼买点日常生活用品或者看部电影放松一下,然后去到三楼图书馆借两本书自修、学习。那么多事情当时在一幢楼全部能办完,堪称一条龙服务的典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其中不难看出学校领导老师缜密的心思和对我们无声的关爱。校园的湖边也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天清晨我们都会在湖边晨读。朗朗读书的上外学子伴随着徐徐清风和波光粼粼的湖面,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这里,阳光灿烂的时候,老师还会带着我们去草坪上上课,用我们的话来说,松江校区的生活很浪漫,也很滋润。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了我们的性情,而远离城市的喧嚣又给我们带来一份平实的心境,我们在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来到这样一个外国知识汇聚的世外桃园,专心致志地学习,取得了西班牙语专业考试平均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现在,我们都会自豪地说我们是松江校区第一届本科生,因为我们保持着系里专业考试最好的全国排名记录。

2009年,我再次踏上上外松江校区的土地,周围的景色似乎都很熟悉,但又感到已悄然发生改变:小树已经长高,教学楼都矗立起来,人气也在渐渐汇集。“老师好!”学生的一声问候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松江校区的第一届学生如今已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八年里,我在美丽的松江校区受到很多老师专业上严格的指导和生活上悉心的关爱,如今,我要把这份敬业和爱心传承下去,献给我的学生。八年的时间在上外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或许只是很小的一个片段,但是,这八年却见证了一个新校区从无到有、日益成熟的过程;也见证了一位西班牙语零基础的大学新生成长为西语专业教师的过程。八年的时间凝聚着每位上外人的无私奉献和开拓进取,而美丽的松江校区又折射出上外美好的发展前景。

今天,漫步于美丽的上外松江校区,我要深深感谢上外对我们的培养,感谢每位上外人对我们的关爱。在上外60周年校庆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松江校区第一届学生表示感谢:老师们,班车很早,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同时,也请你们放心,我们青年教师将用实际行动报答恩情,为上外的建设尽一份努力和心意。

 

 

20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