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演讲征文系列——梦想的殿堂 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2009/12/3)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10-05-21浏览次数:314


梦想的殿堂   学习的乐园   成长的家园

                                               俄语系  郑洁岚

你从昨天走来,

六十年的时光,

和着历史的节拍,

弹指一挥;

你向明天出发,

一甲子的风雨,

踏着改革的浪潮,

华彩飞扬。

 

与共和国同龄,

你见证了先辈们白手起家的筚路蓝缕,

你所经历的每一天,

都记载着中华民族悲欣交集的探寻;

与祖国同行,

你亲历了大国崛起的漫漫长路,

你所走过的每一步,

都折射着炎黄子孙蒸蒸日上的进程。

你的孕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你的成长负载着故土的希望。

 

我们总是回眸,

六十年,风雨兼程,

勤劳的上外人探寻真理,无私奉献;

我们不会忘记,

六十年,上下求索,

睿智的上外人审时度势,敢为人先。

这是艰苦创业、拼搏奋斗的六十年,

这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六十年。

这更是让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六十年。

你始终奏响着教书育人的旋律,

你始终站在东西文化交融的最前方。

你的启示点亮了学子懵懂的目光

你的引导将他们带向真理的天堂

你始终是学子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你始终是他们离开梦想最近的地方

叱诧风云的外交家从这里出发

学贯中外的学者从这里起航

 

请允许我虔诚地翻开近些年来的画卷,

与你一同重温这一路走来的流光岁月,

诉说我在你怀抱里幸福成长的点点滴滴——

 

清晰地记得,对于中学时代的我来说,你是一座梦想中的殿堂。你站在上海这座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国际化都市,架起了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感谢命运之神的眷顾,在那个2002年的夏天,让我有幸与你结缘。

对于学生时代的我而言,你是一座学习的乐园!你独有的小班化教学让我们每一个同学在课堂上都有很多操练的机会,跟中学时代哑巴英语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班导师高少萍老师居然第一堂课开始时就能叫得出我们大家的名字,让我们都十分惊讶,感叹上外的老师是如此地用心;辅导员吴玮老师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还定期组织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从虹口赶来与我们交流、为我们树立榜样;身边的同学们也都非常勤奋刻苦、努力向上,班里气氛既团结凝聚、又你追我赶。

研究生阶段我也是在上外度过的,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导师的言传身教。也许是比较信任学生的自觉,我的导师李磊荣老师并没有口头上给我们提过多的要求,而是以身作则教会我们该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他经常为上海市领导、各类国际会议担任翻译,语言水平可谓非常高,但即便如此,每次踏进他的办公室,都能看到他在听着俄语新闻,为自己营造一个语言环境,这小小的细节便是告诉我们“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他仔细为我修改论文,大到文章的框架结构、小到每个标点符号,他极为认真的态度告诉我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他在其他老师有事无法上课时主动代课,在系里获得了“救火队员”的美称;他放弃暑假和国庆长假为即将参加全国俄语大赛的学生补课……

拥有那么多优秀的、充满人格魅力的老师,做上外的学生,是幸福的!拥有那么多走向社会、应用所学、外出交流的机会,做上外的学生,是幸运的!

今年3月,我很荣幸地成为了上外教职工队伍中的一员。在如今的我眼中,上外,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园!是一个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最佳成长发展平台!

先说说我们系里,系主任郑体武老师和总支书记戴迪萍老师犹如家庭里的家长,既有长者的和蔼可亲,又不失领导的威严。我从事的是辅导员岗位,因此总支书记老师是我的主管领导。她对我们辅导员在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生活上关心,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以来从事思政工作的经验手把手地传给我们。她对自己非常严格要求,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松江指导学生工作,即使下午虹口有会议上午也会赶来。她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作为领导不是以自己的行政地位去要求下属;而是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下属,让下属真正地服你,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尽管正式入校刚半年,但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学校对青年教工成长的关心和关怀。从教职工合唱比赛到教职工广播操比赛,从夏日慰问品发放到教师节杂技展演,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上外大家庭的温暖和学校浓浓的人情味。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这不是几句简单空洞的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地落实在学校每一项举措中的!拥有这样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做上外的员工,是幸福的!

 

母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