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李 妍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生活的港湾、幸福的源泉。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了,社会的和谐也就有了基础。
千百年来中国女性对婚姻和家庭有着更大的责任感,承担了更多的义务,因此也在维系家庭的稳定及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女性感情丰沛、温柔细腻,有利于她们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构建温馨的精神家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包括女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缺失女性视角。广大女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这可以从家庭教育、物质基础与文明平等三个方面看出。
首先,女性是进行家庭教育的主导力量。
社会如海,家庭像湾,女性是港湾的守护者。女性作为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母亲是孩子性格、习惯、品格的教导者和示范者。作为妻子,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其价值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可。有知识、有道德、有修养的女性引导家庭成员自强自立、积极进取,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构筑生活富庶美好、精神充实的具有较高生活层次的现代家庭。
其次,女性是建设物质基础的必要力量。
物质是构建和谐家庭,打造和谐社会的基础。人类文明的社会实践证明,只有女性与男性共同奋进,才能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尽管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与她们的巨大作用还远远不相称,但随着需要体力支持的工业化经济逐步向脑力为主的科技化、信息化经济的发展,女性在创造物质价值上的体力弱势正在淡化,在一些领域女性较男性更有优势,职业女性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不容忽视。
最后,女性是构建文明平等的基础力量。
两性平等是建设和谐社会之基础。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男女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一个两性公平、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两性越平等,关系越协调,就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越有利于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局面。妇女中蕴藏的巨大人力资源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和谐,两性协调发展,推动和谐人类文明进程。
因此,现代女性应当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去,在促进家庭和谐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大文豪歌德有句经典的诗歌: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向上。二十一世纪,让我们期待:现代之女性,引领家庭走向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