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协会】我的廿年集邮路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14-01-22浏览次数:479


 


(严丹)

说起集邮,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如今的集邮在很大程度上与以往的集邮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了。我从大约10岁时开始喜欢上集邮,这项兴趣爱好陪伴我走过了近20年,而这其中关于集邮的方式、手段和关注点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想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阶段,大约是在90年代初,我的集邮方式主要是依靠从家里以及亲戚朋友间的往来信件上搜集邮票。我想这大概是最原始的集邮方式,也是集邮这项活动最原生的一种形式和手段。我一般都会将信封上的邮票剪下后浸泡在清水中,待自动脱落后再将其贴在玻璃窗上晾干揭下,然后夹在笔记本中保存。直到后来有了专门的集邮册,才将其放入其中。这种形式的集邮,或许是很多人都体验过的,也能感受到很多集邮的乐趣。因为信封上的邮票往往是随机出现的,每当发现一张新鲜邮票时的那种喜悦心情,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逐渐的,我开始不满足于这种状态的集邮方式了。因为这样的集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件的多少及所贴邮票的内容,一方面数量受到极大限制,同时普通邮票的重复率很高,而题材新颖且图案漂亮的邮票则较少能遇到。于是,我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集邮,那就是去当时我家附近的邮币卡市场淘邮票。那是一个地摊式的市场,每周末都会有很多邮票商贩在那里摆摊卖邮票。为了更好地了解邮票的信息,我首先买了一本当年的邮票图录进行翻阅和学习。我想我的很多关于邮票的知识和信息都是从那里开始学到的。我开始懂得了邮票的各种类型,如小型张、小全张、四方连,甚至无齿邮票等等。同时也基本掌握了每一套邮票的枚数、图案、名称,以及大致的市场价格行情等信息,这为我在这一阶段的集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说起来,这时的集邮主要是以购买的方式进行的。除了去地摊市场,那时还有两家专门的集邮商店也是我时常光顾的地方。我还有几个同学当时也对此颇有兴趣,于是我们常常结伴去市场或商店购买自己喜欢的邮票。那时我特别喜欢生肖邮票和中国古典文学题材的邮票,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都已购入囊中,而西游记、红楼梦由于当时就已价格颇高而未能收集进来。此外,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港澳台邮票也成为了一项特色的集邮品种。我也曾收集了许多港澳台的邮票,其关于中国古典题材的邮票更多,除了四大名著以外,还有古代神话、历代书画以及传统文化等各类题材,使我的专题邮集又丰富了不少。

1997年是邮票市场的一个疯狂时期,邮市火爆程度异常惊人,许多邮票都是一天一个价,涨幅极高,使得很多人开始投资到邮票市场。作为一个普通的集邮爱好者,虽然并不是以投资为目的,但那时的我也着实跟着疯狂了一把,购进了不少邮票。这一阶段的集邮乐趣主要来自于成套邮票的收集齐全、部分邮票的价格上升,以及和朋友之间的邮票交换和比较,等等。不过集邮毕竟还是应该以兴趣和扩展视野、增长知识为目标,仅凭市场炒作和投资热点来拉动的集邮终究是要崩塌的。近年来,集邮市场在经过了几度遇冷后已基本恢复了平静,回归到一个相对平稳和理性的状态。而我集邮的方式也再次发生了转变,进入了又一个阶段,主要以订购年册和一些专题特色邮品为主。我的邮票年册订购是从2000年开始的,每年一册直到现在。而这种集邮方式在我看来或许是最不贴近集邮本意的一种手段,因为集邮似乎变为了一年一度的订购年册以及年末欣赏一整年邮票的单调活动,缺乏了很多集邮过程本身所能给我带来的乐趣。

          最近几年,邮票的形式又开始不断翻新和多样化,出现了诸如小版张、大版张、大本票等一系列的新花样,而集邮公司也不断推出一系列发行量较少的集邮品种,使得集邮又成为了一种追逐热门紧俏邮品的活动。当然这也是集邮市场顺应时代发展和不断创新的结果,集邮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着其自身的内涵。现在的普通集邮者一般最关注的是类似每年的生肖系列题材邮票及其相关各种形态的邮品,热门品种成为人们竞相追逐、通宵排队守候的对象,我想这或许也是现如今人们对集邮的一种最新的概念诠释和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