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授双休日考察休养团赴乌镇参观茅盾纪念堂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12-05-17浏览次数:736


5月11日下午,由校工会组织的教授与部分先进教师双休日考察休养团一行40多人赴江南古镇乌镇参观了茅盾纪念堂。

位于乌镇西栅景区内的茅盾纪念堂,用大量图片、遗物等,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我国文学巨匠茅盾伟大而非凡的一生。

步入茅盾纪念堂,潺潺的流水声响在耳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茅盾遗容展厅。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茅盾遗容雕像,静静地躺在黑色花岗岩平台上,肃穆而宁静,身上盖着一面鲜艳的党旗。大厅中间是一个大水池,清澈的流水日夜流淌,象征着茅盾先生提倡的“为人生”的文艺思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雕像上方的墙壁上镌刻的是茅盾去世前给中共中央要求恢复党籍的信。早在1921年,茅盾先生就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党的最早一批党员之一。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与党失去了组织上的关系,但是又根据党中央的安排留在党外,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的文艺斗争。从这封信中,大家依旧可以感受到茅盾先生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在一堵特殊的“声音墙”上,穿越时空,大家彷佛听到了茅盾先生那带有浓浓乌镇口音的家乡话。

在二楼的一面墙壁上悬挂着茅盾从青年到老年各个时期的11幅照片,展现了茅盾先生不同时期的容颜笑貌。在放映厅,人们还可以看到纪念茅盾先生的各种专题影像资料。

随后,大家又拾阶而上,瞻仰了位于茅盾纪念堂后的茅盾陵园。通往陵墓的道路呈“子”字形铺设,象征着茅盾的代表作《子夜》,整条道路共85级台阶,代表茅盾先生走过的85个春秋。陵园内建有茅盾纪念墓碑,墓碑上方立着一尊茅盾的半身铜像,铜像下方是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一本摊开的书,上面刻有《子夜》的手稿。

穿梭在茅盾纪念堂和茅盾陵园,茅盾这位文坛巨匠的一生历历在目。大家对茅盾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佩与缅怀之情肃然而起。(缪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