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老黄牛 勇做领头羊——上海外国语大学王祥兴同志事迹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07-04-29浏览次数:638


王祥兴,男,中共党员,1952年10月出生,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校党委委员,副研究员,曾任学生处处长,上海大学生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会秘书长。先后荣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上海市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和上海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及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祥兴同志对待工作全身心投入,从不倦怠,被大家称为 “拼命三郎”。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踏实勤奋的“老黄牛”精神和开拓创新的“领头羊”意识。在上外松江新校区建立以来,他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不畏困难,事必躬亲,为松江大学城的稳定工作和新的校区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策划开展的“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工程”作为一个优秀的德育品牌项目得到肯定和推广;他组织学生开展的外语服务中心等项目,每年为困难学生提供10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每年还为学生提供20余万元活动经费及自力奖学金;他还组织编写了10余部著作,撰写了近30篇论文;在他的带领下,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学生工作走在全市高校的前列,先后荣获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优秀组织奖,上海市高校帮困助学先进集体,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服务总队和上海市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等。2006年他主持工会工作后,校工会荣获上海科教系统先进教工之家荣誉称号。

 

知难而进   开拓创新

松江校区第一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学校稳定和新校区的建设和发展,就学生所担心的松江新校区就业困难的问题,王祥兴同志耐心地做好学生稳定工作,积极想方设法,在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积极筹建成立了“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松江大学园区受理处”,联合松江大学城各高校举办了松江大学城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方便了学生。

他积极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全校参加党章学习小组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近60%,积极分子人数达学生总人数的近30%。他策划和组织开展的“教授助你成才”、“博士伴你成长”、“健康、快乐、成功”、“职业发展规划”、“名师名家论坛”等“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工程”系列教育,作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得到了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教党委的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也作了大篇幅的报道。

尽管松江新校区问题多,工作难度大,但他遇难而进,积极努力排忧解难,不断开拓创新,发起组织成立了松江大学城学生工作协作会,调解了一个个矛盾,处理了一次次事件,确保了大学城的稳定。

 

潜心研究  建章立制

王祥兴同志注重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他为配合收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学生奖、勤、贷、补、免制度;开创性地建立了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考核等各项制度。他编印了《学生手册》、《学生工作管理手册》等各项规章制度。他还建立了工会工作流程等管理制度,编印了《工会工作手册》,健全和完善了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加强了政务公开、民主管理、依***等工作,形成了工作系统、严谨、细致、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

近几年来,他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多校区的管理工作,组织上海各高校同仁参与、主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丛书一套(10本)及《高校多校区管理论文集》等多部著作,参与撰写的《外语外贸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展望》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几年来,他指导学生撰写了学习邓小平理论论文并组织编辑了《雏鹰》、《展翅》、《翱翔》、《腾飞》等论文集。他注重创建学习型、研究型工会,举行了首届工会工作科研报告会,并编印了《工会工作论文集》。

 

踏实苦干   乐于奉献

为了新校区的建设和学生工作,王祥兴同志常年如一日,乘第一班车去松江、最后一班车回虹口;他经常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每年的寒暑假及节假日,也总在办公室度过。为解决松江校区学生的突发问题,他有时半夜还要赶赴松江或医院,遇到学生稳定工作特殊时期,他就以学校为家。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时,他与有关人员24小时守护,细致工作,避免了学生走向极端。在涉日事件期间,他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并亲临第一线,夜以继日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

他努力落实工会工作“三项工程”建设,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成立了青年教师联谊会;举办了首届教职工科技文化艺术节;成立了教职工各类文体团队,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有700余人次教职工参加活动;他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举行了新教师宣誓仪式;组织召开了教代会、工代会;定期召开了教职工代表座谈会,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做好困难教职工的慰问工作,帮助松江校区教职工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

王祥兴同志自1978年在上外毕业留校以来,就一直从事学生工作,他先后担任学生辅导员,党总支副书记、书记,1995年起担任学生处处长。他始终把学校全局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放弃出国工作机会,服从组织安排,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无私的胸怀。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体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