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西湖

来源:系统管理员发稿时间:2008-11-04浏览次数:500


杭州,对大多数上海人来说,不是陌生的地方。这里的清山绿水,一直被认为是上海人的“后花园”。许多人曾不止一次漫步苏堤的桃红柳绿,欣赏夏荷的接天连叶,感受仲秋的桂雨芬芳。今秋十月,金贸学院工会组织退休教职工步入了杭州人自己的“后花园”,感受一番不同的湖光山色。

穿越熙熙攘攘的城市,旅游团来到位于杨公堤赵公堤交汇处的杭州花圃。杨公堤始建于明代,与苏堤平行。此后由于湖西淤泥堆积堰塞,水退陆生,杨公堤遂成为西湖的西部边界,称西山路。本世纪初,杭州市规划“西湖西进”,还西湖本来面貌,重新开挖出上万亩湖面,杨公堤才再现夕日风采。然而,与水光潋滟,游人如织的“老西湖”不同,杨公堤以西的“新西湖”河湾港汊,曲水流觞,另有一番风味。

虽然已是深秋时节,莳花广场依然色彩斑斓;路那边的曲院风荷人声依稀可闻,路这边的赵公堤却只有鸟语风声。绿树掩映之间,小径通幽;青草依依之地,半抹阳光;流水潺潺之处,茶楼迎客。许多把杭州作为度假首选的老教师,早习惯了湖畔的喧嚣,惊讶西湖也有这一片清静洞天。走得累了,找个茶馆小憩片刻,泡一壶早春新茶,选三五干果小吃,全然感受不到百步外的车水马龙。

中午时分,旅游团驱车前往茶乡梅家坞用餐。在老人们的应象中,那里离城市非常远,而且山路崎岖。然而,客车穿越几处隧道,大家还在欣赏两边的山地茶园,导游就说到了。公路两边依山展开,尽是格调古朴的三层小楼,不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农家的菜式也很随便,不似城市饭店般奢华,却做得丝丝入味,满口生香,令人食欲大开。

下午,全团泛舟湖上,体会“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上岸后,又来到吴山脚下的清河坊闲逛,琳琅满目的尽是凝结了千年文化传统的手工艺品。乘兴而来的教工也随意选购些本地特产,直至黄昏。

  

"